2021-03-05 16:16:13 作者:老黃歷 二月二 傳統節日 龍抬頭
農歷的二月初二是“龍抬頭”的日子,這天稱做“龍頭節”,是我國農村的傳統節日之一。
古書記載,龍“春分登天”、“秋分潛淵”。民間紀念這一天,是在祈盼風調雨順。
傳說中的龍,至今在古代化石中尚未發覺。古代確有一種爬行動物恐龍,但它不是傳說中的龍。據考察,古代人類氏族社會時候,每個氏族都以一種動物為圖騰崇拜對象,如鹿、馬、蛇等。由于氏族相互兼并,其中一個以蛇為圖騰的部族最強大,圖騰逐漸變化融合為龍的形象,并且說它能夠騰云駕霧,興風作雨,制服萬物。龍的形象成為團結、向上、奮斗的象征。在舊時眾多的民間節日中,龍頭節雖不大起眼,可是應節的活動卻不少。
剃龍頭
“二月二”這天民間一直有“理發去舊”的說法。為孩子理發,叫“剃喜頭”,借龍抬頭之吉時,保佑孩子健康成長,長大后出人頭地;大人理發,叫“剃龍頭”,辭舊迎新,希望帶來好運。有民諺為證:“二月二,龍抬頭,孩子大人要剃頭?!?/span>
吃出好運
為納吉,龍抬頭這天的食物也與龍有關。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征與寓意。
吃豬頭肉稱“挑龍頭”
吃面條是“扶龍須”
吃水餃叫吃“龍耳”
吃米飯是吃“龍子”
春餅又稱“龍鱗餅”
引錢龍
龍司水,水潤而生財。所以便有了"引錢龍"的習俗。例如有的在水壺里放置幾枚硬幣,到家附近的水井、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,一路細灑著回到家,將壺里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里,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。
忌針線
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,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,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。
照房梁
婦女起床前,先念“二月二,龍抬頭,龍不抬頭我抬頭”。起床后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,邊照邊念“二月二,照房梁,蝎子蜈蚣無處藏”。
忌洗衣
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,怕傷了龍皮。
撒灰
這一節俗,由來已久,直到今天,許多鄉村地區仍然流行。撒灰所用之灰,一般是柴灰,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。具體做法,各地不同,大致為:將灰撒在門前,謂之“攔門辟災”;將灰撒在墻角,意在“辟除百蟲”;將灰撒在院中,作大小不等的圓圈,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雜糧,稱做“圍倉”或“打灰囤”,以祝豐年;將灰撒在井邊,呼曰“引龍回”,以求風調雨順。撒法各地不盡相同,一般是從井邊開始,一路逶迤撒來,步入宅廚,環繞水缸,灰線蜿蜒不斷,甚為有趣。
啃龍骨
二月二是山西的青龍節,這天最慶祝活動很多,比如:踏青、挑龍尾、揭龍皮、啃龍骨、社火秧歌等等,各種花樣層出不窮。
祭龍
在過去,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,每年的這一天,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,祈求龍神興云化雨,保佑一年五谷豐登。不過,在很多地區,特別是南方,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“土地公生日”,舉行社祭,祭祀土地神。
引龍回
“二月二”正是驚蟄前后,百蟲蠢動,疫病易生,人們也期盼“龍抬頭”出來鎮住毒害蟲。所以,有的地方過春龍節,有“引龍回”的習俗。在炕頭、水缸等地方,用灰灑在地面上,一直綿延到屋子外邊來,防止百蟲侵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