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2-12 09:58:30 作者:老黃歷 2023年為什么有兩個龍抬頭
為什么兩條龍會在2023年抬頭?這是因為雙閏月,恰好2023年屬于閏二月。所以2023年有兩條龍上升,自然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好兆頭。具體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,詳細了解龍抬頭的由來和意義。
2023年兩條龍為什么會抬頭有什么故事?
為什么兩條龍會在2023年抬頭?
公歷2023年是一個平年,共計365天53周。兔年,農歷二月,一共384天。因為2023年是閏二月,農歷2023年有兩個立春,所以今年被稱為雙春之年。
農歷一年有兩個二月,第二個二月是閏二月。春節和龍頭節是最早的,上巳節最晚的一年一般在二月。閏二月的發生頻率僅次于閏三月,21世紀前后較為溫和,一般每19年發生一次(如2004年和2023年)。此后閏二月出現的頻率逐漸降低,成為罕見的閏月,25至28世紀每世紀出現一次,29至30世紀、36至38世紀、40至44世紀沒有閏二月。
春節的傳說(龍抬頭)
“二月二,龍抬頭”,據說是堯王的生日。日照市王耀文化研究會在嵐山區高星鎮藥王城遺址舉行紀念活動,傳承和弘揚王耀文化,祈求龍年風調雨順、幸福平安。
龍抬頭,俗稱農歷二月初二的青龍節。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。它是中國農村的傳統節日,被稱為“龍頭節”。俗話說:“二月二,龍抬頭,大家都當農民。”這時陽氣升起,大地解凍,春耕就要開始了,這是運糞犁田的時候。相傳這個節日起源于首領傅時期。傅“重視農桑,耕田”。每年二月二日“皇母送飯,用自家馬耕田”,自己照顧自己。后來,黃帝、唐堯、虞舜和于霞都以他們的前輩為榜樣。對周武王來說,我們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做法,而且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施。二月初二,舉行大典,文武百官都可以親自耕一畝地。這就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。另一說是武則天廢了唐立周做皇帝,惹得玉帝大怒,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。龍王不忍喪失性命,偷偷下起了大雨。玉帝得知后,把龍王射出天宮,壓在山下。黎巴嫩人民感到龍王深深地感激雨神,每天都向天祈禱。最后他感動了玉帝,在二月初二釋放了龍王,于是有了“二月初二,龍抬頭”的說法。事實上,過去農村水利條件差,農民非常重視春雨,慶祝“龍頭節”,以示對龍的尊重,祈求雨水,讓上帝保佑豐收。從他們的愿望來說,是好的,所以“龍頭節”一直流傳至今!
農歷二月初二,之所以叫龍抬頭節,其實和古代天象有關。舊時人們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分為28組,分別表示太陽、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,俗稱“二十八宿”,作為天文觀測的參考。“二十八宿”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為四組,產生“四象”:東有黑龍,西有白虎,南有朱雀,北有玄武。《二十八宿》中,角、炕、地、房、心、尾、簸箕組成龍形星象,稱為東方黑龍,其中角代表龍的角,炕代表龍的喉,老代表龍的爪,心代表龍的心,尾和蹦代表龍的尾。《說文》中有記載龍“可靜而明,可詳而巨,可短而長,春分登天,秋分潛淵”,其實指的是東方黑龍星象的變化!
在古代,人們觀察到黑龍中的星星春天在東方夜空升起,秋天在西方落下,它們的周期和方位與一年中的農業周期相吻合。春天開始農耕的時候,黑龍里的星星開始在東方的夜空升起,露出明亮的龍頭,夏天莊稼生長,黑龍里的星星掛在南方的夜空;秋天,莊稼收割,黑龍里的星星開始在西方落下;冬天萬物潛伏,黑龍里的星星藏在北方地平線下。每年農歷二月初二的晚上,黑龍里的星星開始從東方浮現,東方地平線上開始出現代表龍角的角梁。大約一個小時后,龍喉康宿升出地平線,接近午夜,龍掌昴宿星也出現了。這就是“龍抬頭”的過程。之后的每一天,都是“龍抬頭”的日期提前一點左右。一個多月后,整個“龍頭”被“抬”了起來。后來這一天也被賦予了多重意義和寄托,演變成了“龍抬頭節”和“春龍節”!
二龍山二月初崛起的形成也與自然地理環境有關。二月二,龍抬頭節主要流行于北方(南方水多地少,祭祀土地神更受歡迎)。北方地區由于常年干旱少雨,地表水資源匱乏,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離不開水,病蟲害的入侵也是農作物的一大災難。因此,人們求雨除病蟲害的心理體現在日常信仰中,而二月二的龍抬頭節對人們來說尤為重要:依靠對龍的崇拜來驅邪奪福,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——龍神保佑人間,人畜平安,五谷豐登。龍抬頭的那一天,屬于蛇和龍的衣服都洗好了,洗去了所有的霉運。另一種說法:二月二,龍抬頭。相傳二月初二是黃帝軒轅氏誕生的日子。陽歷二月初二,相傳天上掌管降雨的龍王抬頭。意味著未來雨水會更多,有利于耕種。有一種說法是,龍王總是在農歷二月初二從海底仰望,因為他思念失散的女兒。
也是因為2023年閏二月,所以二月二日會有兩天龍抬頭的日子,這樣的日子很少見,也是非常好的日子,適合舉行各種儀式。